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

  • 发布日期:2020/8/10      浏览次数:791
  • 提 供 商: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249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791
    相关产品:
    详细介绍: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介质自身压力进行自动调节的压力调节阀,不需要任何执行器,从阀体内部取压,适用于0.2KPA-5KPA超低压力调节场合。目前市面上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中,大部分应用是外部取压,通过8mm的不锈钢管取压,调压范围基本都是高于10KPA的类型,不能适用于低压场合。而自力式调节阀相对于手动调节阀,它的优点是能够自动调节;相对于电动调节阀,它的优点是不需要外部动力。应用实践证明,在闭式水循环系统(如热水供暖系统、空调冷冻水系统)中,正确使用这种阀门,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系统的流量分配;可以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调试工作;可以稳定泵的工作状态等。

    是本厂自主开发、研制的一套自力式微压力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保持容量顶部保护气(一般为氮气)的压力恒定,以避免容量内物料与空气直接按触,防止物料挥发、被氧化,以及容器的安全。特别适用于各类大型储罐的气封保护系统。该产品具有节能、动作灵敏、运行可靠、操作与维修方便等特点。氮封阀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 特点
    ·无需外加能源,能在无电、无气的场合工作,既方便,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氮封装置供氮、泄氮压力设定方便,可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进行;
    ·压力检测膜片有效面积大,设定弹簧刚度小,动作灵敏,装置工作平稳;
    ·采用无填料设计,阀杆所受磨擦力小,反应迅速,控制精度高;
    ·供氮装置采用指挥器操作,减压比可达100:1,减压效果好,控制精度高;
    ·为确保储罐的安全,需在罐顶设置呼吸阀;
    ·呼吸阀仅起安全作用,避免了常规氮封装置中启闭频繁易损坏的缺陷。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低压力调节的氮封自力式调节阀,其结构紧凑,调节灵敏,适合场所广,方便推广。


      控制压力小于或等于100Kpa的调节阀称为自力式微压力调节阀(P3通大气), 差压调节阀是微压调节阀的另一种控制方式。由执行机构、调节机构、导压管等组成。差压调节阀工作原理:见原理图1
    原理图1,作用方式为压开式,即差压增大阀开启(ZZCP-16K)型。流体P1节流后成P2,经导压管与差压调节阀执行机构上模室联通,P2作用在波纹模片有效面积上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加上弹簧的初始压力(向下)作用力; 讯号源压力P3(恒定值)引入执行机构下模室,作用在波纹模片有效面积上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与上模室P2和弹簧的合力(向下)的作用力平衡。P3与P2之间有一个差压值,这个差压值就是设定值。若差压变化,增大或减小,则平衡被破坏,阀门开大或关小,保住差压值恒定。若差压达不到设定值:如,小于设定值,调整方法如下:打开防尘盖1;反时针旋转调节螺钉2,减小弹簧的预压力,使设定值达到理想要求。反之,则调节螺钉的旋转方向相反。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超低压力调节的氮封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座,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阀体远离端盖的一端设有阀盖,所述阀盖远离阀体端连接有下膜盖且在下膜盖上端连接有上膜盖,所述下膜盖与上膜盖的内部设有膜片,所述端盖内设有贯穿阀体与阀座且伸入到下膜盖与上膜盖之间的阀杆,所述膜片固定在阀杆的一端,所述上膜盖远离下膜盖的端部连接有弹簧罩,所述弹簧罩的一端设有用于旋转调压的调压螺母罩且在调压螺母罩内设有调压丝杆,所述调压丝杆远离调压螺母罩的端部设有安装盘且在安装盘上设有用于给膜片提供压力的弹簧,所述调压丝杆与安装盘接触端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平面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膜片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采用PTFE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靠近阀座端设有阀芯组件。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技术参数

    公称通径DN〔mm〕

    20

    25

    40

    50

    80

    100

    150

    阀座直径dn 〔mm〕

    6

    15

    20

    25

    32

    40

    50

    80

    100

    125

    150

    额定流量系数〔Kv〕

    3.2

    5

    8

    10

    20

    32

    50

    100

    160

    250

    400

    行 程 〔mm〕

    8

    12

    20

    25

    40

    压力调节范围〔KPa〕

    0.5~3  1~4  3~10  10~30  30~100  100~400

    公称压力PN〔MPa〕

    1.0   1.6

    介质温度 〔℃〕

    -20~120

    流量特性

    快开

    调节精度 〔%〕

    ≤5

    允许压差 〔MPa〕

    1.0

    0.9

    0.6

    0..4

    0.4

    膜片有效面积〔cm2〕

    200

    280

    400

    接口内螺纹

    M10x1、M16x1.5、RC1/4

    允许泄漏量

    符合GB/T4213-92标准 硬密封:IV,软密封:VI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采用1mm厚的薄膜片,阀杆直接穿过膜片,动作更灵敏,阀座采用PTFE加工,密封更可靠,进行内部调压,具有调节更灵敏,使用场合更广的特点,调压范围更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在装置上设有调压螺母罩,能够通过旋转调节给弹簧的力,从而调节弹簧的弹力,调节方便,平面轴承在很小的空间下可获得高载荷能力和高的刚度,使用时间久。


    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安装、维护与调试
    1、  安装(见图二)
    (1)       检查整机零件是否缺损与松动,对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介质,必须进行强度、密封、泄漏与精度测试。
    (2)       在安装前,对管道进行清洗(否则由于焊渣等管道垃圾,损坏阀芯密封面,导致阀门不能正常工作),阀门入口处要有足够的直管段,并配有过滤器。阀体与管道的法兰连接,要注意同轴度。
    (3)       安装场地应考虑到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即便于操作,又有利于拆装与维修。
    (4)       阀门应正立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导压管必须安装在距离阀出口至少六倍于公称通径的阀后管道上。阀自重较大与有振动的场合,要用支撑架,尽量避免水平安装。
    (5)       介质流动方向应与阀体上的箭头指向一致。因微压阀属于精密仪表,其中膜片直接承受介质压力,若阀门反装或管道有反冲压力,则膜片由于受压过高导致膜片损坏,阀门不能工作。阀门应在环境温度-25~+55℃场所使用。对温度高的特殊工况可带冷凝器。
    (6)       为使自控系统失灵或检修阀门时,仍能连续生产,应设置旁路阀(见图二)。


    2、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维护:
    (1)       清洗阀门:对清洗一般介质,只要用水洗净就可以。但对清洗有害健康的介质,首先要了解其性质,在选用相应的清洗办法。
    (2)       阀门的拆卸:将外露表面生锈的零件先除锈,但在除锈前,要保护好阀座、阀芯、阀杆与推杆等精密零件的加工表面。拆装阀座时应使用工具。
    (3)       阀芯、阀座:二密封面有较小的锈斑与磨损,可用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修理,如损坏严重必须换新。但不管修理或更换后的硬密封面,都必须进行研磨。
    (4)       阀杆:表面损坏,必须换新。
    (5)       压缩弹簧:如有裂纹等影响强度的缺陷,必须换新。
    (6)       易损零件:密封垫片与O型圈,每次检修时,全部换新。膜片必须检查是否有可能发生裂纹、老化与腐蚀等痕迹,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更换,但膜片使用期一般多2~3年。
    (7)       阀门组装要注意对中,螺栓要在对角线上拧紧,滑动部分要加润滑油。组装后应按产品出厂测试项目与方法调试,并在这期间,可更准确地调整填料压紧力与阀芯关闭位置。


    3、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调试
    所需要压力值是对执行器顶部的调节螺杆或螺母的操作而得到调整,打开顶部的防尘盖,用扳手调整调节螺杆或螺母。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设定压力增大,逆时针旋转则使设定压力减小。安装在微、差压调节阀后的压力表,可使工作人员借以观察调整后的压力设定值。
     
    4、超低压力氮封阀改进方案注意事项
    1)  严禁调压阀安装后再进行焊接。
    2)  调压阀投入运行前特别注意冲刷、清洗管道,防止焊渣、污物、卡在节流口,破坏密封面。造成使用前密封面先损坏,调压阀失效的现象。
    3)  冲洗管道时应使调压阀处于全开位置,便于污物、硬渣通过。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