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

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

  • 发布日期:2021/1/22      浏览次数:3893
  • 提 供 商: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230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3893
    相关产品:
    详细介绍: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蒸汽减压阀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不仅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而且在民用建设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锅炉系统、供热系统、电厂、换热站中*的重要部件。正常的安装及调试维护,能极限的发挥了该阀门的作用。通过对调压阀组中自力式减压阀结构,工作原理的介绍,分析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通过逐渐的总结,解决了出现的问题.安装蒸汽减压阀之前必须对管路系统进行冲洗清理。以防焊渣,氧化皮等赃物流入阀内,破坏蒸汽减压阀的密封面,影响阀门正常工作。
    蒸汽减压阀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方,并且必须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应注意使管路中介质的流向与阀体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切勿反装。如果是自力式蒸汽调节阀一定要倒着安装,配带过来的冷凝器必须高于执行机构,这样执行机构里便可以充满冷凝器,起到保护膜片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带泠凝器的自力式蒸汽调压阀在安装使用时,应把冷凝器里加满冷水,把旁通管道的截止阀打开,排除管路中的冷凝水和汽水的混合物,以防减压阀开启时产生水圾现象损坏减压阀,当无异常现象后,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调节螺钉,将出口压力调至所需的压力(以阀后表压为准),调整后,将锁紧螺母背紧,拧上防护罩。


    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使用、保管注意事项:
    1、安装前应将本阀清洗干净,将各螺丝连接处拧紧。
    2、本阀采用止回阀原理,只能单向截断,安装时必需注意阀门流向道标志,并将要保护本阀的各部件的清洁防止锈蚀。
    3、阀门在日常保管时应将对各个通路用塞子或封盖封闭,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应经常检查,消除污垢,并在加工面上涂防锈油防止锈蚀。
    调压阀前应安装过滤器,以防介质中的杂物进入减压阀,影响其性能。
    安装的减压阀前后应有一段直管,阀前的直管长度约为600mm,阀后的直管长度约为100mm。为保证检修及出故障时生产能继续运行,设置旁路系统。

    4、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安装方式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1、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安装方式原则上宜采用,气体介质正立安装(执行机构在上、阀体在下),液体与蒸汽介质倒装。

    2、气体介质温度高于70℃低于140℃时.若仍采用正立安装,应在设计文件(设备表)中注明采用高温膜片(如乙丙橡胶膜片、硅橡胶膜片等),否则会造成普通膜片老化。

    3、气体介质温度高于70℃低于140℃、液体介质温度高于140℃时,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除采用倒装外,还应在引压管路上加装隔离罐,并应在引压管路、隔离罐、膜头处注满冷媒,以防膜片受高温老化。

    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
    方式一:清洗法

    管路中的焊渣、铁锈、渣子等在节流口、导向部位、下阀盖均衡孔内形成梗塞或卡住使自力式调节阀阀芯曲面、导向面发作拉伤和划痕、密封面上发作压痕等。这常常发作于新投运体系和大修后投运初期。这是罕见的故障。遇此状况,必需卸开进行清洗,除掉渣物,如密封面遭到伤害还应研磨;同时将底塞关上,以冲掉从均衡孔掉入下阀盖内的渣物,并对管路进行冲刷。投运前,让自力式调节阀全开,介质活动一段时光后再归入正常运行。

    方式二:外接冲刷法

    对一些易积淀、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采取普通阀调理时,常常在节流口、导向处梗塞,可在下阀盖底塞处外接冲刷气体和蒸汽。当自力式调节阀发作梗塞或卡住时,关上外接的气体或蒸气阀门,即可在不动自力式调节阀的状况下实现冲刷任务,使自力式调节阀正常运行。

    方式三:介质冲刷法

    应用介质本身的冲刷能量,冲刷和带走易积淀、易梗塞的货色,从而进行防堵。罕见的方式有:

    ①改作流闭型运用;

    ②采取流线型阀体;

    方式四:自力式蒸汽减压阀故障排除方案装置管道过滤器法

    对小口径的自力式调节阀,尤其是超小流量自力式调节阀,其节流间隙特小,介质中不能有一点点渣物。遇此状况梗塞,可以在自力式调节阀前管道上装置一个过滤器,以保障介质顺利通过。带定位器运用的自力式调节阀,定位器任务不正常,其气路节流口梗塞是罕见的故障。因而,带定位器任务时,必需解决好气源,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定位器前气源管线上装置空气过滤减压阀。

    自力式减压阀适用于水、蒸汽、空气介质管路上,通过调节使进口压力降低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当进口压力与流量有变化时,靠介质本身的能量自动保持出口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但进口压力和出口压力之差必须≥0.2MPA/CM。